
“在公共场所共用马桶、餐具、浴巾等物品,会不会感染艾滋病?”“目前我国艾滋病感染最主要的方式是什么?”11月5日下午,一场关于艾滋病的互动竞答在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报告厅热烈开展。当日,由省疾控局、省教育厅、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指导,省疾控中心、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主办,安徽农业大学承办,合肥市疾控中心、蜀山区疾控中心协办的安徽省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“进校园”暨全国大学生防艾知识竞赛(安徽赛区)旗帜传递活动在该校成功举办,刮起了一股“知艾防艾 共享健康”的校园新风。

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刘中夫向记者介绍,青年大学生群体是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,随着社交方式多元化加速发展,部分青年大学生存在防艾知识盲区、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,迫切需要开展具有针对性、有效性和持续性的防艾知识宣讲与健康教育,让健康知识、行为和技能成为青年学子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。期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让健康理念深入更多青年心中,推动形成“校校有行动、生生懂防艾”的良好氛围。希望广大青年学子主动学习防艾知识、提升防艾意识,用文明的生活方式、负责的交往态度,守护自身与他人健康。

加强青年学生的艾滋病、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工作十分重要、尤为迫切。我省各地各级卫生健康、教育等部门认真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决策部署,深入实施校园抗艾防艾行动,将艾滋病防治教育纳入教育计划,有效落实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,青年学生防护意识不断增强,学生艾滋病疫情上升势头得到初步遏制。省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处副处长曹晓飞说,疾控部门将通过举办丰富多彩、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,鼓励和支持青年学生积极学习防艾知识和技能,不断提升他们的防艾意识和认知水平,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度,营造健康校园建设的良好氛围。
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蔡德军说,该校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—2030年)》《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(2024-2030)年》有关推动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的策略与措施,推进健康中国、健康学校建设,把保障师生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。他表示,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,深化校园防艾知识宣传教育,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,守护学生的健康安全。

活动上,省疾控中心艾滋病与性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张进为同学们做了一场以“远离艾滋,绽放多彩青春”为主题的防艾知识科普讲座,并开展防艾知识互动竞答,同学们踊跃参加答题,合肥市疾控中心、蜀山区疾控中心专家分别为同学们进行专业点评和解读。同时,安徽农业大学校医院设立防艾知识宣教台,医护人员为同学们解答防艾相关问题,发放防艾知识宣传册页1000多份。
据悉,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始创于2016年,2022年被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纳入“世界艾滋病日”主题宣传活动推荐公益项目。自首届竞赛启动以来,竞赛活动始终秉持“预防为主·教育为先”理念,紧跟国家防艾策略与部署,采用线上知识竞赛与线下校园宣传相结合的方式,旨在向全国大学生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,筑牢青年群体抵御艾滋病的思想防线,提升大学生群体健康素养,引导其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,为校园防艾工作增添新活力。
2025年12月1日将迎来第38个“世界艾滋病日”。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安全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治理问题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及省委、省政府决策部署,切实履行防控责任,推动各项防治政策与措施的落实,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。政府主导、部门协同、全社会参与的综合防控机制日益完善,公众自我防护意识不断增强,咨询检测服务供给更加便捷,人群扩大检测比例稳步提升,抗病毒治疗的及时性、覆盖面和成功率大幅提高,重点人群干预持续深化,经血液和母婴传播得到有效遏制,关爱救助措施不断加强,社会歧视进一步减轻,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。但是,目前全省艾滋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,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,影响传播的社会因素复杂交织,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感染率高,异性传播感染人数多、隐蔽性强、预防难度大,感染者累积人数日益增多,防治任务仍较艰巨。
根据《安徽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(2025-2030年)》部署,未来五年,我省将进一步完善艾滋病防治体系、机制,提升防治能力,促进高危行为转变,降低新发感染,减少相关死亡,将全省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。
在知识宣教方面
到2025年,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0%以上,重点人群及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5%以上,感染者权利义务知晓率达95%以上。到2030年持续巩固提升。
在行为干预方面
到2025年和2030年,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均较前5年减少10%以上。到2025年,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综合干预措施覆盖比例达95%以上,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年新发感染率在0.2%以下;到2030年持续保持。
在传播阻断方面
到2025年,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在2%以下,夫妻一方感染艾滋病家庭的配偶传播率在0.3%以下;到2030年持续保持。到2030年,全人群感染率持续控制在0.1%以下。
在诊疗效果方面
经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比例到2025年达90%以上,2030年达95%以上。到2025年,经诊断发现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、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病毒抑制比例均达95%以上,到2030年持续巩固提升。
来源:安徽日报
编辑 | 姚逸群 责编 | 李皓 张志娟
主办单位 |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局
信息出处:“安徽省疾控局”微信公众号

